当前位置: 通知公告   >   我市出台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意见 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

我市出台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意见 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

2021-04-07 10:00   浏览次数: 1007


   到2025年,夯实体育强市建设基础;到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2050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市。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对《实施意见》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体育强市蓝图

西部领先全国前列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推动我市体育强市建设,制定了《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描绘了体育强市宏伟蓝图。


  首先,到2025年,夯实体育强市建设基础。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项目基本完成增项和扩项,体育产业布局合理、体系完善,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成为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再过1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数据指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城乡居民人数比例达到93.9%。竞技基础项目得到巩固,“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水平明显进步,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


  到2050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市。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西部领先、全国前列,体育成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事业。


五项重点任务

保障蓝图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三个阶段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实施意见》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


  首先,要推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其次,要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构建科学训练体系、围绕体教融合发展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强化竞技体育服务保障、推进举办高水平赛事和发展职业体育。


  第三,要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体育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体育产业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加强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交流。要深化川渝两地体育合作交流,实现成渝地区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实施意见》还提出了5项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布局与用地保障、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和交流、加强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确保体育强市阶段目标顺利完成。


六项重点工作

内容丰富稳步推进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重点任务要求,下一步推进的重点工作很多,当前主要有6项重点工作。


  首先,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体育功能,建成一批具备承办全国性运动会和世界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场馆设施。


  其次,要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城乡、行业和人群间均等化。


  举办和打造精品赛事活动,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精心筹备和高标准承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重庆赛区。


  此外,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完善体育产业格局和产业链,打造体育产业品牌,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要推动体育智慧化发展,加快打造体育重庆在线惠民服务平台等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扩展体育宣传途径,及时发布赛事、活动、场馆、科学健身等信息;要落实川渝两地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加强体育单项协会、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的交流与共建,促进两地体育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集聚,增强区域间体育交流和对外影响力。


经济赋能 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经济赋能,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要加快完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业,着力打造竞赛表演业,推动场馆服务业改革,积极培育中介培训服务业,壮大体育用品业,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拓展体育产业领域,创新“体育+”“+体育”发展模式,拓展体育产业新业态。将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新常态经济增长新引擎。“十四五”时期,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近年来,荣昌区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坚持打好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组合拳”,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今年拟举办大型区级群体赛事活动12项以上,承办市级大型群体赛事活动3次,举办铁人三项、马拉松等国际级群体赛事2项,承办市级竞技体育赛事3项、国家级竞技体育赛事4项。同时积极构建合作发展平台,与北京体育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战略合作,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还成立了体育产业协会,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构建体育产业新生态。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体彩中心公布了2020年责任彩票等级评定结果。经初评、专家座谈、中心决议等环节审核,认定重庆体彩责任彩票等级评定结果为三级。这是各省区市体彩销售管理机构所获的最高等级,认为重庆体彩责任彩票建设进步突出、成效显著。


15分钟健身圈 健身更方便


   全民健身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市城市社区将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




  今年,要以全面打造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为主题,以落实《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向纵深推进为主线,大力加强体育宣传文化工作,科学编制《重庆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要和健全组织相结合。要加大区县体育总会指导力度,全面发挥体育总会的作用;支持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延伸,实现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覆盖到街道乡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名以上。要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华龙舟大赛(合川站)等赛事,升级打造重庆马拉松、中国武隆国际户外公开赛、长寿湖铁人三项赛等赛事,自创打造重庆龙舟公开赛、重庆国际城市定向赛等赛事,全面丰富全民健身线上赛事。


  全民健身工作在各区县扎实推进。3月17日,北碚区委书记周旭组织召开水上运动项目及产业规划专题研究会,希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北碚区嘉陵江段江面宽水质优、湖库数量多环境美等独特的水域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布局水上运动项目,积极策划特色赛事IP,借助体育项目全面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努力增强城市影响力美誉度。将水上运动的“全民嘉年华”和“赛事IP”有效结合,努力使北碚全民健身运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


  去年以来,许多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线上开展。2021年重庆市全民健身线上街舞挑战赛、2021年重庆市居家全民健身创意线上挑战赛最近开赛,引导市民科学健身,提高健身素质和免疫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今年春节期间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跑遍重庆”2021重马迎春线上跑火爆全市。本次活动还在重庆选取14个区县,开展以“体育消费”为主题的线上打卡活动,促进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六运好运 竞技体育硕果累累


   3月1日下午,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在永川区正式开赛,各项赛事随之陆续拉开战幕,展开激烈角逐。市六运会的举办既是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检阅,也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展示,更是彰显我市抗疫成果和复工复产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全市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在3月13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跳水明星邀请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测试赛女子三米跳板单人比赛中,我市运动员施廷懋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在决赛中发挥稳定,以总分397.00分再次摘获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


  近日,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发布备战2021年亚锦赛、世锦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一线备战人员名单,我市艺术体操优秀运动队队员杨瑞婷入选国家艺术体操队。杨瑞婷作为我市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目前正在天津团泊体操中心封闭冬训,全力备战十四届全运会。


  3月13日晚,2021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在江南体育馆成功举办。24名CUBA全明星球员在重庆进行“巅峰对决”,2600余名群众现场观赛。近年来,CUBA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输送了大量年轻运动员。上届CUBA全明星赛24位球员中,有7位成功登陆CBA。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竞技体育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奥运带全运、全运促奥运”的理念。今年,要全力做好东京奥运会备战重点运动员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力争我市更多运动员获得参加东京奥运会资格。抓好28个竞技备战项目、9个群众体育备战单位14个项目的备战训练;抓好参赛组织工作,突出保障协调,力争实现“十四运”参赛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市六运会各项工作,努力将市六运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节俭、安全的综合性运动会。同时,要继续打造中国重庆羽毛球公开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中欧篮球冠军杯等品牌赛事;积极申办全国赛事,特别是“十四运”预选赛、资格赛等重要赛事以及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等国际大赛;启动2022年举重锦标赛筹备工作,继续推进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筹备工作。


巴山蜀水 川渝体育合作出实招


   3月9日,川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市体育局召开。四川省体育局和重庆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重点商议了川渝体育深化融合发展施工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作事项清单、2021年度体育产业协作工作计划等内容,并达成共识:一是要遵循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二是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重点发展项目;三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两地融合发展。


  今年春节刚过,2月19日下午,重庆市体育局与四川省体育局共同召开视频会议,宣布了“推进重庆四川体育事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名单,通报了两省市2020年度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共同签署了《川渝体育深化融合发展施工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作协议》。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与四川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国家级足球竞训基地、国际小球赛事中心等专业比赛场地,共同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商共办大型体育赛事”,我市要按照《推动川渝两地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打造成渝地区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赛事,促进全民健身。开展地区间队伍交流赛、邀请赛,互派队伍观摩高水平赛事,交流办赛经验;论证合作申办高水平赛事及综合性运动会可行性,共同申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推动建立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整合并挖掘川渝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探索共同发布体育旅游项目。深入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要求,努力用协调发展的成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作出重庆体育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