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知公告   >   恢复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

恢复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

2020-05-15 17:00   浏览次数: 896


疫情防控期间,尽管不少人都选择了居家健身,但距离平时的运动强度、运动量都有不小差距。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人走出家门,逐步恢复锻炼。对此,多位专家均表示,恢复训练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副院长刘晓丹指出,健身爱好者们刚开始恢复锻炼,在内容选择上,前期建议以发展心肺的徒手运动和单人自主完成的练习动作为主,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尤其要注意根据锻炼者个人的身体素质循序渐进。此外,她还建议,恢复训练后,大家在场所选择上,应尽量避免室内,室外活动空间要保证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2米安全间距。若无法满足,可分批错峰开展锻炼。切忌面对面站立与交谈。体育器械要进行消毒。

这些观点也得到了海外专家的认可。西班牙国家击剑队体能教练弗洛雷斯认为,大多数人恢复锻炼,比如跑步时,要先进行3分钟的步行,再进行3分钟的快步走。然后,再开始进行平缓的慢跑,持续慢跑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跑够15分钟后,再进行3分钟或5分钟步行,然后再进行15分钟平缓的慢跑。他说:“在一次锻炼的最后,一定要以5-10分钟的步行和平缓的一般性运动作为结束。人们在恢复健身锻炼时一定要谨慎,不能一上来就直接开始跑步。一定不要忘记进行平缓运动和肌肉耐力练习。”

除了普通锻炼者,近期各地学校也开始复学复课。针对返校学生,深圳市体育教研员黄敏浩表示,因疫情影响,学生已宅在家里三个多月,虽然全国各地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在线学习,但在线教学受场地、器材、居家环境条件、邻里间的干扰等影响较大,很多老师仍然沿用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每节课的教学时长,加上教师无法面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纠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宅在家里时间太久且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视率、肥胖率大幅提高,体能和运动能力急剧下降。

黄敏浩表示,复课后,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学生因心理压力大而引发极端事件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复课后的体育课应安排在户外或通风良好的体育馆内进行,采用全时段错时排课,努力提高场地的使用率,避免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扎堆上课。复课初期,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居家锻炼的情况,科学评估学生现有的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实行“零起点”教学,运动量保持在中、小强度负荷范围,随着学生体能的恢复,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强度。练习形式上以独立完成的学练为主,避免身体接触的对抗性、合作类体育活动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运动负荷监控,学生感觉身体不适或发现学生身体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做好应急处理。

好饭不怕晚 运动不着急

朱林是全职主妇,家有两宝照顾起来并不轻松。这次疫情跟孩子一起在家待了那么久,除了被“磨”得不轻,之前坚持的跑步健身,也因为出不了门几乎“废”了。最近疫情形势逐步向好,加上大儿子也开学复课,朱林又开始了健身征程,只是这次她发现很多东西都要重头再来了。“在家虽然也运动,但是可能量不够,体重还是增了3公斤。上周出门跑步也发现跑不动了,为此我还发了个朋友圈表示悲伤。”

朱林说:“疫情后第一次出门跑步,刚跑了3公里就觉得气喘,脚步越来越重,我觉得不行就停下来了,然后慢慢走回家,第二天起来浑身酸痛。这种感觉真的是久违了,只在以前刚开始运动时出现过,后来随着坚持运动,除非练过头了,基本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疫情前,朱林可以一口气跑10公里,而这次,朱林跑到3公里就觉得不行了,也就没敢再坚持。朱林秉承着运动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不敢进行“报复性运动”。

朱林说:“运动要看个人身体条件吧,你得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能自我控制,不然很容易受伤。今天感觉好多练练,明天感觉不好少练练,没有规律不讲过程的话,不仅运动效果不佳,对身体也无益。我是觉得好饭不怕晚,运动也不要着急,一步步把基础打好,后面会越来越顺畅。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跑400米就喘得要死,一点点坚持,每天400米,什么时候400米跑起来轻松了我才加量,就这样我坚持了很久才达到现在的状态。”

虽然跟疫情前比跑步量少了很多,但朱林觉得自己基础扎实,很有信心追上来。“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懂运动,以前也因为贪多受过伤,后来也是边练边学,都是经验之谈。运动到自己受不了是肯定不行的,不能太轻松但也不能太痛苦。这个度的把握不好量化,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总是没错的。”

“报复性运动”不可取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持续向好,“报复性XX”成了热词——“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旅游”“报复性运动”等不一而足……“报复性XX”的走红,说明了疫情防控多数人居家期间承受了不小压力,也期待在疫情过后,恢复生活常态,更好地享受生活。

但从体育锻炼的角度讲,“报复性运动”不但不利于身体机能、状态快速恢复到疫情防控之前的水平,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稍微有体育锻炼基础和认识的人都知道,想要达成“锻炼小目标”,没有捷径,唯有坚持。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的锻炼机会、锻炼习惯、锻炼效果有所减少,由此产生了加大运动量尽快恢复的想法,但罔顾身体情况盲目上量,无疑是有悖运动常理和规律的,近期频发的“开学后学生上体育课猝死”“外出跑马拉松身体出现异常”等新闻,大概率与盲目上量有关。

可以理解“报复性运动”的心情,但想要安全、科学、合理地恢复到之前的身体状况、锻炼水平,还是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锻炼计划,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一口不能吃成胖子,想要尽快恢复,摆脱疫情防控期间长出的脂肪、赘肉,同样需要时间和科学。“报复性运动”不可取,但长期规律科学的锻炼习惯还是应该坚持,希望几个月之后,我们都能邂逅更好的自己。

户外徒步又露营 温和方式恢复体能

“疫情之前,我一直有去健身房锻炼的习惯,疫情时健身房‘停摆’,虽然也会在家里锻炼,但是还是觉得体能下降了很多。”在北京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王文斌说。随着疫情形势向好,现在王文斌也开始转向了户外徒步,“恢复体能需要慢慢来,毕竟中断了三四个月,现在春光明媚,正是户外徒步的好时候。”

说到为何选择徒步,王文斌表示,这也和疫情有关。“我们单位距离地铁口1000多米,原来都习惯骑共享单车,疫情期间,为了加强锻炼,我就特意没有骑车,而改为走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现在徒步也没有选特定的路线,就是能走路的时候坚决走路,不坐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时候走,吃完晚饭也可以走,按照自己的速度,和家里人一起徒步。循序渐进嘛,准备坚持一段时间再去郊区走徒步路线,溯溪登山都可以。”王文斌说。

此外,王文斌认为,户外徒步也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因为疫情居家隔离,现在体能有所下降,还戴着口罩,其实都给自己增加了一些运动负担,所以在运动项目上,徒步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也能够平衡一下强度。户外徒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它当成一种休闲,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尤其是我这种没有什么徒步经验的人,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能为了自虐来‘暴走’,会错过很多,还会增加运动风险。”

徒步之余,王文斌还会和家人一起露营。他表示,在露营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增加一些运动,慢慢增强体能。“露营的时候也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带着孩子踢踢球,跳跳绳,自己再做一下波比跳、俯卧撑、平板撑,一天的运动量也就达标了。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合适自己的就好,运动强度一点一点往上加,遵循科学运动的前提。我们家在露营的时候会准备很多食物,在锻炼前后我们注意及时补充水和食物,既享受了美食,也享受了美景,作为一种低强度运动还是很棒的。”


来源:中国体育报